1.奥运会和奥林匹克的区别

2.奔向未来主题绘画作品描述怎么写

3.解析龙梅画家李绪刚作品为什么这样受青睐

4.中国油画创作研究院陈鹏祥作品欣赏他的经典之作有哪些?

奥运精神绘画作品简单_奥运精神的绘画作品

含金量是比较高的。

1、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联展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通过看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可以增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该活动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3、展示青少年的艺术作品:该活动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艺术作品的机会,有助于青少年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奥运会和奥林匹克的区别

我从报上看到,7月7日郎毓秀在成都仙逝了,享年94岁。  1943年,我在朝鲜汉城光华中学读书时,音乐教员朱大仁,是上海人,教我们唱黄自作曲的《红旗飘飘》、《天伦歌》等歌曲。记得他曾一再对我们介绍《天伦歌》是郎毓秀唱起来的,?好得不得了。?怎么个不得了就无法知晓了,但是《天伦歌》的歌词及曲调却打动着我们。

 在当时学校文艺演出会上,朱先生伴奏,由我和李之受同学合唱《天伦歌》。后来我们还到市中心大剧院唱过《天伦歌》和《红旗飘飘》,这是中国学生的代表节目之一。日本人、朝鲜人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依然给予了掌声。

 回国读书,在北平、沈阳的中学里,大家也会唱《天伦歌》等歌曲。可是解放后,不只黄自的歌,刘血庵、李叔同,还有赵元任等作曲家的歌就无踪影了。

 几十年过去了,到?**?后,一曲李叔同的《送别》,从**《城南旧事》插曲中唱了出来,我感到无限新鲜与惆怅。那是我们儿时学唱的歌。

 我退休后去了美国,在那里与台湾移民过去的朋友相聚时,时常一起唱起《天伦歌》、《红豆词》、《长城谣》、《本事》等歌曲,像是又回到了当中学生时的情境。

 很巧,在休士顿认识了郎毓秀的女儿肖桐(钢琴家)和儿子肖楫(音乐指挥家)。他们是纪念抗战音乐会、黄自百年纪念音乐会、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以及最近纪念黄友棣百岁音乐会等等的组织者。从他俩那里我获得了他们母亲郎毓秀的演唱光碟,更可贵的是,让我了解了他们的外祖父郎静山和他们母亲从艺的一些故事。

 2003年,我与妻子张平良回国,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到成都音乐学院拜访久仰的大歌唱家郎毓秀教授。那天,我们只带了一束鲜花,但是身上有她儿女的介绍信。离门前不远就听到琴音了。郎教授正在指导一位学生练声。

 郎教授事先已得知我们来访,像老朋友那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她接过鲜花时说:?我喜欢花。来,看看爸爸。?她带我俩来到侧房里卧床不起的丈夫肖济先生跟前,将鲜花在肖先生面前一晃说:?是从你女儿、儿子的休士顿那儿来的客人。?肖先生清秀的面容笑得那么甜美,他儿子肖楫很像父亲。他伸出了瘦弱的手给我们?彼时情景令人感动。我们在他身旁合影留念。郎教授那年可能是85岁了,其实一点也看不出。

 谁不为他俩一生相伴如日月的经历而动容呢?当年他们一起留学比利时,抗战兴起,他俩回到祖国。肖济先生奔赴前线任军医,不幸在中条山战役中被俘。郎毓秀得知消息,排除万难只身到战俘营与肖先生结婚,然后他俩伺机逃出战俘营,得到百姓的一路帮助,辗转来到成都,从此他们在成都定居、工作至今。

 肖济先生是资深名医,可惜名气被大歌唱家、音乐教育家的妻子遮掩了,而他无怨无悔、终生相爱相随。2005年肖济先生去世了。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的郎毓秀(另3位是喻宜萱、周小燕和黄友葵,又说是王复生),她自幼喜欢唱歌。在酷爱音乐的世界闻名摄影大师郎静山这位父亲的影响与支持下,她16岁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其间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天伦歌》等二十多张唱片,风行全国及东南亚。同时,还在中国沿海几座大城市举办音乐会,然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深造。

 抗战胜利后,她又赴美国俄亥俄州的音乐学院进修声乐、作曲。1948年获硕士学位之后回国,出任成都华西大学音乐系主任。数十年如一日,她一直在四川音乐学院任职,同时翻译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贡献可谓大矣。

 长期以来,使我深感遗憾和不解的是,解放前一些熟悉的优秀名曲,像李叔同的《送别》,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花非花》《本事》、《天伦歌》等,以及刘血庵的《洛城闻笛》、《飘零的落花》、《红豆词》、《长城谣》,等等,都被埋没了。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革命歌曲需要,情感优美的歌曲亦可贵,何况那些歌曲的含义不乏深广。《天伦歌》中莫道儿是被弃的羔羊,莫道儿已哭断了肝肠!/人世间惨痛,岂仅是失去了爹娘?/奋起呵,孤儿。警醒吧,迷途的羔羊。/收拾起痛苦的呻吟,献出你赤子的心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服务牺牲,舍己为人无薄厚。/浩浩江水,霭霭白云,庄严宇宙亘古存,/大同博爱,共享天伦!词句句句内涵丰富,是多么感人肺腑呀!

 我此生有幸,中国四大女高音中我认识了两位。另一位是喻宜萱,解放前人称她为?管夫人?。她的妹妹喻宜玲在北京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任会计工作,住在东华门南池子宿舍内。周末,喻宜萱常来此与妹妹相聚,有时一起玩玩牌。她在中央音乐学院任副院长。当年她参加演出时,总离不开唱那首:?纺呀纺呀,一天纺出了二两花?的歌,为此我们取笑过她,她无奈地说:?总不能唱纺出二斤花呀!?依我看她熟悉的歌不会只是《纺棉花》吧,恐怕其他的不能唱。

 我不是音乐界的成员,但我的北平国立艺专老同学郭淑珍,以及我的好朋友郭兰英,作为我国著名歌唱家她们也恐怕解答不了我以上的疑问和困惑吧。

 《天伦歌》能伴随着郎毓秀那高昂的女高音再唱起来吗?

 (作者为著名画家、中央美院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

 ?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为伦敦奥运增光添彩

 7月13日。?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暨?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北京特邀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由中国知名艺术家为2012伦敦奥运会创作的一百三十余幅绘画作品向公众亮相。该展由?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组织委员会?组织实施,参展作品的类别主要包括中国画、油画、综合材料绘画三大类。自2011年6月面向国内外的艺术家征集作品以来,来自世界74个国家的艺术家为展览提供了五百余幅作品。据介绍,经伦敦奥组委授权,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正式成为伦敦奥运会期间的重点文化项目,并使用伦敦2012?灵感?标识和?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名称。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作为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活动,其精神和理念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了发扬和丰富。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奥运会期间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展示活动。

 据悉,该展以?泰晤士河?长城?拥抱世界?为创作主题,以发展中的和谐为主旨,通过平面绘画形式,艺术地阐释奥林匹克精神,表达全人类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望,该展结束后,特邀参展艺术家及该展作品将共赴伦敦,参加8月1日在伦敦巳比肯艺术中心举行的?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暨?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开幕式。《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暨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作品集》于全球同步发行。据活动主办方透露,该展结束后,将在国内组织筹建艺术(博物馆)中心,分别将?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和本次伦敦展的共一千三百余幅美术作品,作为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留在中国,并对海内外公众长期展示。

 该展是经国际奥委会特许,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共同举办的国际美术大展,旨在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为伦敦奥运会增添靓丽的艺术色彩。(张杰)

 ?大美海淀?乡土书画展?力推本土艺术家

 7月12日,由北京海淀区委宣传部、文委、旅游委和文联联合主办的?大美海淀?乡土书画?艺术展,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开幕。开幕式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琦主持,北京海淀区政协副丁志明致贺辞,著名书法家杨再春代表参展艺术家致答谢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志,以及徐沛东、杨洪基、戴玉强、姜昆、曹灿等知名人士和社会各界二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该展以?美在海淀、爱在乡土?为主题共展出北京海淀区本土书画艺术家杨再春、田添、杨永安近期近百幅作品杨再春作为著名书法家,曾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习魏碑、汉隶兼攻二王行草,逐渐形成了?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的书法风格,曾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书法普及教育做出积极贡献。田添出自书画名门,自幼得祖父?我国著名画家田世光耳提面授,创造性地继承双钧重彩画法,拓展了花鸟画发展的空间和语境。杨永安长期从事行政工作,曾拜大千弟子梁树年为师,坚持笔耕不辍,在承袭传统国画技艺的同时,不拘泥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将内敛与奔放相容,重墨轻收,取得了显著的艺术个性。据主办方称,纵观3位书画家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成就,无不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华文)

奔向未来主题绘画作品描述怎么写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它源于古希腊文化的奥林匹克竞技赛会,发展于现代西方,弘扬于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文化盛会。现今的奥运会已远不是体育场上的搏杀、竞赛,而是“一种将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统一在一起的人生哲学”(萨马兰奇语)。从举办293届,延续了1000多年的古代奥运会,到1896年现代奥运会的复兴,直到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每一届奥运会都在书写着人类竞技的历史,每一届都为人类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奥林匹克文化遗产,并不断与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联系。

一、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实际上就是古代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赛会,最初只是表演性质的,主要是为了丰富地方部落的祭祀节日,并且仅限于奥林匹亚所在的佩洛旁涅斯城人参加。公元前776年,奥林匹克竞技赛会得到了希腊全社会的承认。这一年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的第一页。而这一年也就成为按奥运会计算的全希腊纪元的开端。古代奥运会在夏至(6月22日)后第一个望月日开幕,会期最初只有1天,从公元前632年第37届开始,会期延长到3天。公元前472年的第77届最终把会期确定为5天。最初的奥运会规定,只有纯希腊血统的公民和自由人才能参赛,从第30届(前660年)开始,希腊大陆全体居民都可参赛。从第40届开始,希腊殖民地的居民也允许参加这一赛事了。

奥运会的竞技项目最初只有赛跑一项,以后陆续增加。比赛的奖励偏重于荣誉,优胜者只得到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和棕榈枝,获3次优胜者则可在奥林匹亚立像纪念。

公元前4世纪后,马其顿入侵希腊,奥运会逐渐衰落。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基督教为国教,禁止异教活动,奥林匹克运动会亦被废止。这样,历时1000多年,共举行了293届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便渐渐为人们所遗忘。

然而,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奥林匹亚及其古代奥运会,人们是不会忘怀的。就在古代奥运会消失1500多年后,在衰落了的古希腊文明中,在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的倡议下,这一古希腊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复兴。

现代奥运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般被人们俗称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或奥运会。自1896年第一届开始,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已是28届了,不过,因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了3届(1916、1940、1944),实际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只有26届,但按照古代奥运会纪年习惯届次照算。第一届奥运会仅有13个国家的311名男运动员参加,有9个比赛项目,42个单项。到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1个,参加比赛的男女运动员达到了11099名。比赛项目增加到大项28个,单项301个。《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列入奥运会的男子项目应是在至少75个国家和4个大洲广泛开展者;女子项目必须至少在40个国家和3个大洲广泛开展者。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以奥运会为主体的奥林匹克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为世界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可以说,通过奥运会进而达到培养人类在体格、心理和社会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已经成为它留给人类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

二、奥林匹克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遗产

奥林匹克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从体育竞技到体育教育,甚而人类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为其日益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奥林匹克文化包括了古代奥运形成的以古希腊文化为基础的诸多文化积淀,以及以现代奥运会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奥林匹克文化是以体育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形态,但奥林匹克文化和体育并不能画等号,体育仅仅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奥林匹克文化谋求的是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的融合,这正是奥林匹克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根本区别。

奥林匹克文化渊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代奥运形成的一系列竞技、教育、审美、制度等等文化财富,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体现奥林匹克象征和艺术的文化元素是奥林匹克运动留给我们的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诸如奥林匹克标志、奥运会会旗、奥运会会歌、奥运会会标、奥运会宣传画、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火炬、奥运会奖牌、奥运会项目图案、奥林匹克绘画以及奥林匹克雕塑等。其中,奥林匹克标志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标志之一,是奥运会体系中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它是由《奥林匹克宪章》确定的。它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内容,“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奥运会会旗是每一届奥运会的标志物之一,它是于1913年在顾拜旦建议下确定的。在1914年巴黎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为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而首次升起。

1896年在雅典第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奥运会开幕以后,合唱队唱起了一首庄严而动听的歌曲《奥林匹克圣歌》。这是一首古希腊歌曲,由希腊人萨马拉斯(Spiros Samaras)作曲,帕拉马斯(Costis Palamas)作词。1958年,在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确定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

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和平、正义,象征着友谊、团结,也象征着青春的活力。而传递圣火的火炬,则成为奥林匹克文化史上一笔独特的文化遗产。

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首次传递圣火仪式。其火炬是由卡尔·迪姆参照古陶器的形式设计、雷米柯制作、科拉普公司生产的。火炬本身重量为460克、长27厘米,燃料主要成分为镁。而1948年第14届伦敦奥运会,共有两支火炬,其中一支是给火炬接力最后一个人点燃圣火台使用的,它重2150克、42厘米长;另外一支是火炬传递途中用的,重量960克、长47厘米,燃料以镁为主,产生出强烈的光亮和劈里啪啦的声音。此后每届奥运会火炬的制作都带有各自的文化特点。

总之,每一届奥运会火炬,都成为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化艺术融汇的一个切入点。

除了奥林匹克的标志性文化元素,历届奥运会还留下了大量绘画及雕塑作品,这些也成为了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奥林匹克音乐、奥林匹克邮票、奥林匹克文学艺术、奥林匹克、奥运会颁奖仪式以及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文体表演等等,都是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历届奥运会发展起来的这些文化元素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留给我们人类的一大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通过举办奥运会而形成的奥运会场馆、体育设施及其相关文化附属设施,则是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的另一大内容。

奥运会主体育场是奥运会最重要的场馆设施,一般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和部分足球比赛都在这里进行。奥林匹克圣火要在主体育场醒目的位置燃烧,直到奥运会结束。奥运会结束以后,主体育场往往成为一个城市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曾打算在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地举行,但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原来的竞技场地已经完全不能使用,因此雅典一座较“新”的体育场——帕那辛尼安体育场(公元101年建)成为唯一的选择。但这座经过一千多年风雨的体育场,也几乎成了废墟,重修需要大量的资金。幸亏有一位名叫阿维罗夫的富商出资90万德拉克马,使希腊渡过了财政难关。如今,在这座体育场的门前广场上,伫立着一座黑色的雕像,就是阿维罗夫像。1996年,希腊奥委会为了庆祝首届奥运会举行100周年,又回到这个体育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从1900年在巴黎第二届奥运会到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主体育场地建设始终没有在制度上划一。1920年,刚刚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创伤的安特卫普迎来了第七届奥运会。东道国克服困难,修建了一座能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贝绍特田园体育场。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使用400米跑道,以后被规定为标准长度。此后,奥运会主办城市在主体育场地建设方面逐步走上了正轨。

奥运村是奥运会主办者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官员和工作人员提供的住宿地,其建筑设计也融入了许多奥林匹克文化的元素。其实,在初期的奥运会上,并没有建立奥运村。1924年第8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第一次将参加者集中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制房屋中,这就是最早的奥运村。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该市在离主体育场不远的地方专门建造了供运动员和正式工作人员居住的建筑群,从此这个做法成为一个传统。各国代表团入住奥林匹克村都要举行一个简单而庄重的入村仪式:首先由村长致欢迎词,代表团致答谢词,然后奏代表团所属国的国歌,最后升起代表团国家的国旗。

奥运会训练中心是与奥运会有关的最重要的体育设施。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建立高水平的现代化竞技运动训练中心,已成为志在奥运会和重大国际性比赛上取得良好成绩的国家的通行做法。奥运会后,作为奥运会后的重要文化遗产,这些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的训练中心都成为了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基地。

通过举办奥运修建的主体育场馆、训练中心、奥运村外,还有其他的相关设施和装备,如各种比赛场馆、运动装备等等,这些设施和运动装备在奥运会结束后,成为留给人们的一笔文化遗产,并继续为人们的健身发挥着作用。

三、北京奥运会将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留下一份独特遗产

2001年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举行的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申办会议上,北京市最终成功地获得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如今,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们看到了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又一壮景。中国在发展奥林匹克文化方面正以大国气度面对世界。

与历届奥运会一样,奥运会上的一系列景观设计都深深地体现着东道国的文化特色。北京奥运会也是一样,其中的奥运会会徽、吉祥物、体育图标、奖牌、火炬等几乎所有的景观设计,突出了东方文化的特色,为奥林匹克文化添上了一笔浓浓的具有东方文化神韵的笔墨。

气势恢弘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美轮美奂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已经矗立在地处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内,与北部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遥相呼应,使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而现代时尚、充满力量感的五棵松篮球馆以及其他比赛场馆的设计和建设,也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筑理念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典范。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运动的盛会,也是东道主文化的博览会。自申办成功开始,经过七年的筹备,北京在向世人展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展示北京与现代化并存的古都风貌、展示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开阔的胸襟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说,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在奥林匹克文化的展示中尽显无遗。北京,也为奥林匹克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人的精神和物质遗产,也是中国贡献给奥林匹克文化和全世界的“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

过去的20世纪,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进入21世纪,“地球村”一词更形象地表述了当代各个民族的密切关系。现代文明在给予人类更多力量的同时,也赋予他们更重的责任。今天,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相互间的了解、协调与合作,这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今天的世界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奥林匹克文化。

解析龙梅画家李绪刚作品为什么这样受青睐

积极向上且乐观。画面塑造上用了抽象性的元素处理,使得画面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画面以富有律动感的笔触,鲜明的色彩以及独特的油画语言反映出了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厚积薄发的精神面貌和积极进取的参赛热情,勾勒出具有磅礴生命力和律动感的精神画卷。

中国油画创作研究院陈鹏祥作品欣赏他的经典之作有哪些?

李绪刚,1946年出生,安徽滁州人,国画家,字超然,号双清斋,定居北京。人民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黄宾虹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国画部部长,中山书画院特聘画家,安徽美协会员。清华美院理论研究与创作高研班深造。一级美术师,擅长画梅竹,代表作《华夏龙梅》。

一、《华夏龙梅》的非凡履历

2008年举世瞩目的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以画梅著称的画家李绪刚想用自己的画作向奥运会献礼。在作品构思时,总觉得单以传统梅花为题材,尚不能表达怏怏东方文明大国首办奥运盛会的历史意义,于是就想到了东方巨龙,他把龙的文化、梅的精神巧妙融于画作中,创作了前所未有的新形态国画作品-----《华夏龙梅》。真是:

抱柔怀刚显神韵,九天长啸傲霜冰;

苍龙生花三千朶,独绽寒香润乾坤。

该作品寓静与动,格局大气恢宏,有着中华民族奥运腾飞和国运昌盛的气概。

当《华夏龙梅》一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2008年上半年《华夏龙梅》参加《全球华人首届“切尼斯杯"书法美术大赛》获国画类金奖。《龙梅》系列作品《腾飞》入编2008奥运书画长卷,(已载入切尼斯世界记录)同时还刊登在新华社《艺术收藏?奥运2008特刊》第十二期珍藏版上。

接着《华夏龙梅》有幸在龙脉发祥地正阳门亮相。2010年春《华夏龙梅》作品在此展出。

太庙位于故宫南门,是历代皇帝的祖庙,2012年9月在此举办《中国之美?书画名家作品展》,老一辈艺术家齐白石、李可染等和当代黄永玉等艺术家作品共百余幅同台展出。李绪刚大幅龙梅作品《中华魂》赫然位于大厅正中,成为作品展的焦点。此时此地此景混然一体沐浴在先帝灵气中。

《华夏龙梅》独特的艺术性和千载难逢的时间、场景的唯一性,是任何画作都没有的,因而最具有收藏价值。

二、《华夏龙梅》的深层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虽然屡遭苦难,但都能顽强的生存和发展,从未间断。象梅花一样凌寒独自开。这种极强的凝聚力。正如一首歌所唱:古老的东方有群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华夏龙梅》展示了龙的雄姿与威严,承载着“龙的传人”信念不变。梅的风骨和气节写意了“龙的传人”精神永存。

三、《华夏龙梅》与众心心相应

在中国绘画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象征:画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画鱼称为年年有余。所以把《龙梅》理解为《龙脉》也是顺理成章。据诸多《龙梅》作品收藏者坦言:我们收藏的《龙梅》并不把它看作单独的艺术品,而是我们心中圣物,是龙脉的载体。是一种祥瑞。

《华夏龙梅》首创至今已有十年,除了馆所和大企业收藏外,更多的是民间收藏者,是他们把《龙梅》推向更新高度。例如山东泰安一中医世家收藏一幅《龙梅》,要求题款为:“龙脉通天下,世代永传承。”辽宁秀源一大型玉器市场的店老板收藏一幅《龙梅》,他要求题款为:“龙脉,人脉,脉脉相通。”作为镇店之宝。还有一位书画经营者收藏画家李绪刚作品多年,他有个特点就是对梅花的颜色特别讲究,后来才得知,他是根据中国色彩传统寓意,来满足不同意愿人的心灵需求,经总结完善,把花的颜色和对应的心理需求人分类型如下:

紫色:励志仕途型

墨色:金尊典雅型

朱砂:辟邪平安型

淡兰:旺财型

红色:全能型

另外,多年来吸收收藏人的返遗意见确定了《龙梅》的经典尺寸:

装框悬挂:从三尺条到丈二匹;礼盒手卷:宽从25到46厘米。

总之,众人拾柴火焰高,“龙的传人”成就了《华夏龙梅》。作为收藏者,收藏的是一种心愿,平安祝福,收藏的是一种心境,宁境、祥和,收藏是一种心灵火花、放飞希望照亮人生。

愿龙脉通天下,世代永传承。

2006年作品《丰收》获文化部、教育部、关工委合办的全国油画大赛,青年组银奖

2008年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迎奥运盼大运”现场绘画,即兴创作出了油画作品《中国加油》

2008年作品《中国加油》入选深圳晚报举办的深圳油画展。

2008年作品《围屋》入选江西省龙南围屋油画作品展。

2009年加入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2010年4月参加威海印象,中央美术学院40位师生写生油画展。

2010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结业,指导老师王征骅、庄孝灵,张义波,张俊明,高岩。作品《岁月》《祈福》刚入选法国卢浮宫油画展。

多年来有创作作品《岁月》《和谐之声》《领袖们》《布什肖像》等原创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现定居北京,为自由职业画家。

热情随和,性格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油画创作能力和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强,反应快、爱创新,积极向上。